2004年文学的星光《历史的天空》 电视剧60讲(41)

※发布时间:2023-3-18 18:55:51   ※发布作者:佚名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2002年到2005年,中国电视剧业界连出了三部影响巨大的军旅剧,分别是:《燃烧的岁月》《历史的天空》和《亮剑》。

  这三部剧与同期的警匪剧、反腐剧、红色经典剧一起,让电视荧屏上充满阳刚之气。尤其是《历史的天空》和《亮剑》,在男主人公性格相近的情况下,发展出各有其妙的艺术品相。

  《历史的天空》和《亮剑》都是传奇化的,但《历史的天空》是以剧写史,姜大牙的个人命运折射着大时代的气象和的曲折来。而电视剧《亮剑》更像一部主人公无所不能的评书,李云龙是神,而其他的人物是神的仆从。当然,《亮剑》小说的后半部没有拍电视剧,那是一出雷霆万钧的悲剧,暂且按下不表。

  把《历史的天空》搬上荧屏,是一个的决定。2002年年中,小说《历史的天空》到了上海天视文化公司手上。总监制王满林回忆,他们一眼就相中了这部小说里独特的人物形象,姜大牙的个性魅力自不必说,以德服人的杨庭辉,的窦玉泉,碑,都是很有意思的人物。

  然而,姜大牙是一个,参加队伍的动机是追求漂亮女战士东方闻英,他身上的匪气、江湖气和新四军的纪律有巨大冲突。而且小说还涉及到党争等区域。这些因素让人望而生畏,市场里也没有先例可循。他们又看了一遍小说,还是觉得姜大牙这个人物太精彩了,管理层冒了很大风险决定上马。

  小说《历史的天空》是安徽籍军旅作家徐贵祥的作品,编剧则由南京军区三剑客:蒋晓勤、姚远和邓海南担任。三位编剧在2002年10月领受任务,开始创作。大纲顺利通过,出品方只说加一两场战争场面即可。三位编剧自驾穿行于大别山区,深入舒城、六安等地,参观新四军纪念馆,感受皖西文化和乡野生活,充分占有了资料,找到了人物,这才开始动笔。剧本交出,又是一次性通过。

  接力棒交到了导演高希希手中。他的剧组里精英荟萃:李雪健、张丰毅、杨树泉、孙松是成名已久的老演员,军、于和伟、林永健、李琳也有相当能力,还有初出茅庐的殷桃。

  那是导演高希希的上升时期,《历史的天空》前面有《结婚十年》,后面有《幸福像花儿一样》和《三国》。

  那也是演员张丰毅的全盛时期,他的经典军人形象,前有《和平年代》里的秦子雄,中有《历史的天空》里的姜大牙,后有《中国远征军》里的孙立人。

  那是演员殷桃的第一部戏,她既有初生牛犊的勇气,也有初入职场的胆怯。殷桃回忆说,有一场姜大牙和东方闻英的戏,张丰毅在镜头里只需要出背影。如果是成熟演员对戏,他只需要简单配合一下即可。

  但张丰毅考虑到殷桃是新人,容易出戏,就背对着镜头完整地演了一遍。而这场戏,是姜大牙就着凉水狼吞虎咽吃完一个馒头。当时南方的冬天,馒头像石块一样,他毫不犹豫地把馒头吃了。

  剧组的创作氛围非常好。于和伟几次给编剧打电话,了解人物所处时代的代表性歌曲,主动增加了碑坟前吟唱,祭奠东方闻英的戏。张丰毅和林永健创造了两个老战友晚年回顾人生的精彩戏份,有余音绕梁的效果。李雪健像春风一样环绕着剧组的年轻演员,而自己把杨庭辉演得城府深邃,不怒自威。殷桃感慨说,所谓飙戏是良性互动,彼此是对方的台阶和肩膀,而不是恶意竞争。

  制作完成后,《历史的天空》于2004年下半年。当时,省级卫视还没有全面崛起,全国平台仍是央视一家独大。新剧一般都是先在地面频道走一圈,最后才上星。《历史的天空》先在成都、大连等,又通过中国教育三套在落地。它虽然没能争取到最好的平台首播,但还是创下了良好的收视和口碑。

  《历史的天空》讲了一个从伙计到将军的故事,一段到成熟者的成长,同时也是基层党争的活报剧。它实现了军事题材悬念化,党争的写实化,叙事人性化。这在当时的同类剧目中,是相当超前的。

  以往的题材电视剧,多的是图解历史的声画教科书,或者经典的庸俗套。前者平铺直叙没滋味,大关节上不越雷池半步,后者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,在红色经典中加入胡乱的冲突和人物,做着老少通吃的美梦。

  《历史的天空》当中倾注了高质量脑力劳动。虽然是题材,但讲故事的能力超过了许多商业剧。姜大牙迎亲上,蓝桥埠遭到了日军轰炸,火光中逃出四个年轻人。想投奔的姜大牙意外地被新四军收留,想投奔新四军的陈墨涵被抓了差。因为错位,所以不甘,剧情由此充满悬念。

  前半部分一直有一个悬念,这个姜大牙会不会被开了?他桀骜不训的个性和军队的刚性纪律之间冲突不断。到后半段,姜大牙越成熟,这个悬念越淡,线斗争开始了,不怕没戏唱。大悬念中套着小悬念,每当我为身陷困局的姜大牙担心时,他总是横出一招,柳暗花明。

  以往的同类剧,我们只见国共之间摩擦不断,少见同志之间你死我活;只见中央军对杂牌军的倾轧,不见山头之间的角力。有的作品涉及了这个区域,但诸多,缩手缩脚。历史的当然不是如此,就是一边打赢敌我之争,一边解决内部矛盾的过程,是需要勇气的。因为有所避讳,一些历史事件显得模糊不清或逻辑不通,淹没在历史的烟瘴中。

  《历史的天空》依托于人民文学获作品,由三个“不仅知道什么是好的,还知道什么是不好的”编剧改编而成。它没有避实就虚,而是正面强攻。最精彩的一场戏,当属麒麟山军分区党委就姜大牙去留问题开的那个会。

  副司令窦玉泉见过风浪,只说原则性意见,不肯轻易。副碑轻佻短视,上来就想杀掉情敌,很快陷入被动。部主任张普景讲原则、讲党性,却无法提出可行的意见。司令员兼杨庭辉充分发扬,用的表决方式达成想要的结果。

  他们嘴上有风暴的味道,他们的谈笑间雷声隐隐,这已经非常接近于现实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。整个九零年代和零零年代,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上的黄金时期,没有什么不可以写进电视剧,如此这般的戏在剧中有很多场。

  在这部剧里,张丰毅的表演到位,强悍中透着狡黠,还有三分孩子气。杨庭辉是一个成熟的者,他以德服人、也以术驭人,比如说收服张普景那场戏,上一句还说着“你让我到哪去找你这样既有理论又有斗争经验的同志”,下一句就是“你能不能把看不起工农干部的臭架子放下来”,可谓说变脸就变脸,有策略有威严。

  张普景长得就跟“原则”似的,杨树泉这个实力派演员,把这个人物演得可笑又可敬。林永健扮演的朱一刀是个“丑角”,怀揣着农民的投机心理。刘小宁扮演的石云彪,是正直的军人。李静扮演的高秋江,是飒爽英姿的女强人。这批人物不是全无瑕疵的者,也不是黑白相加的灰色人物,满满的人性基因,绝不是概念衍生。

  文学的星光了历史的天空。思想的力量了历史的天空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这部剧仍然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。

  

清新撞色标识灵感高清图片